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文化活动
改革创新促发展 砥砺前行勇担当
——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工作纪实
  发布时间:2019-01-10 16:20:33 打印 字号: | |

四十年沧桑巨变,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四十年砥砺奋进,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飞跃。人民法院作为改革开放的保障者、法治建设的参与者、司法改革的实践者,奋勇前进,成就辉煌。

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由原濉溪市人民法院演变而来。1960年建立濉溪市,同年10月,成立濉溪市人民法院。1973年随着城市的更名,成立淮北市人民法院。1978年5月,成立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。建院之初,全院仅有9人,设民事审判庭、刑事审判庭两个机构。改革开放成立中院之时,全院干警达43人,陆续成立了经济庭、行政庭、执行庭、告申庭等部门,内设机构达12个。40年后,全院共有在职干警116人,设有立案庭、破产与清算庭17个职能部门。建院以来,淮北中院一直将人民群众的重托担在肩上,将公平正义的使命铭记心中,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、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披荆斩棘,风雨兼程。

案件数量增幅明显,案件类型日趋多元。改革开放以来,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,各种矛盾纠纷日益凸显,加之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赖和期待不断提高,全市法院的收案数急速上升。从最初的不足百件,到2018年,淮北中院受理案件2920件,案件数量增加了近30倍,而人员比改革开放之初仅增加1倍,案多人少矛盾突出。同时,案件类型也日趋多元化,除民事、刑事案件之外,相继出现行政、知识产权、破产等案件案件类型不断翻新。淮北中院不断深化改革,创新思维,先后探索出房企破产和解“淮北模式”,破解涉党政机关、公职人员案件执行难问题的纪检“利器”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特色工作,获得国家、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广泛好评。

审判组织更加专业,人员结构更加优化。建院初期,法院平均文化程度不到初中,人员大部分为工人、部队转业退伍军人和高中生,一半以上是从军队转业到法院工作。如今,淮北中院人员文化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,本科以上学历干警占全院干警的98%。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,全市法院合理配置审判资源,目前,全市法院共有法官169名,组建以法官为中心、辅助人员为支撑的新型审判团队70个,人均办案241件,开启团队办案新模式。

基础建设飞速发展,智慧法院初见成效。改革开放之前,受到历史条件和办公条件的限制,淮北中院与淮北市检察院在一栋三层楼上合署办公。现如今,淮北中院拥有一座集审判、培训、办公、信息化于一体的1.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大楼。按照省法院“智慧法院”建设要求,建成全省中院领先的信息集控中心集中开展基础硬件建设,建成科技法庭36个,远程视频接访室5个,高清视频会议室6个,实现两级法院云计算数据中心、远程提讯系统等“12个全覆盖,为审判执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在全省率先建成审务云桌面,涵盖办公自动化、审判、质效管理等8大模块,运行“法信”等智能辅助办案系统,串联类案推送、数据分析等功能,提升办案效率。

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,是淮北中院硕果累累的四十年。审判执行、党建服务大局等工作先后受到最高法院、省高级法院领导,历届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。

耕耘、收获、迈步、启程。今天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,开启了新征程,淮北中院人再一次将目光投向远方。淮北中院将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,在新时代强化新担当新作为,奋力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,为中国碳谷·绿金淮北、法治淮北建设贡献人民法院力量。

责任编辑:淮北中院网
联系我们

地址:

电话: